查看原文
其他

“华师青年,教育强国当有为!”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3-10-28

10月11日上午

校党委书记王斌伟

在华师汕尾校区滨海校园

以“传承优良传统 勇担时代使命

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青春力量”为题

为华师学子开讲思政第一课




10月1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在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教学楼南307课室,以“传承优良传统 勇担时代使命 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青春力量”为题,开讲2023年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引导学生结合人生志向、价值取向、成长方向,深入思考和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高校何为”“华师发展,校区何为”“时代使命,青年何为”。60余名师生代表到场听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勇立时代潮头 践行教育强国

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强国建设,教育何为  



课堂上,王斌伟从“党的二十大对强国建设的部署” “强国必先强教”“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高校如何服务强国建设”四点出发,带领同学们共同思考在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答案。


王斌伟指出,站在时代潮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棋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和五项重大原则把握,并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列章阐述,将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整体谋划。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纵观16世纪以来世界发展历史,世界大国的兴衰,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王斌伟表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高等教育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生命线”,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融入强国建设的“大逻辑”。


立足自身

继往开来

华师应肩负使命

助推教育强国宏伟蓝图


  教育强国,华师何为  



今年是学校建校90周年。华南师范大学建校史始于1933年,办学史可溯源至1888年创建的格致书院、1905年创建的两广师范学堂和1921年创建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90年来,学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围绕教育救国、报国、兴国、强国主题主线,以“独立高师教育”醒世觉民,以“复兴民族责我躬”烽火弦诵,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草棚问道,一代代华师人秉承建校之初“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宗旨,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扎根南粤,笃志树人,为国家培养了90余万教师和各类人才。

王斌伟与同学们一同回顾学校发展的四个重要阶段,坚定华师人“教育救国的初心”“教育报国的信念”“教育兴国的使命”“教育强国的担当”。建校初期,以林砺儒先生为代表的学院师生,秉持“查国家之兴废,端乎师资之良否”的初心,坚持以师范振兴教育,以教育启发民智、改造国民、救国图强。新中国成立后,华师师生坚守对党忠诚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教育报国的伟大信念,在多个领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华师敢为人先,担起教育兴国的使命,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大学。进入新时代,我们勇担使命,立足广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王斌伟表示,华师作为一所教师教育优势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同互动的关键衔接点。当前,学校拥有一校三区协调发展、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发展思路清晰的优势,在推动教育强国的建设中,应主动担当高等教育“龙头”重任,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切实认清基础教育“基点”需求,全面提高服务基础教育能力;把握教育强国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助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华师实践书写好“教育强国,华师何为”的发展答卷。


汕尾校区滨海校园

作为华师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须不忘初心使命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华师发展,校区何为  



顺势而为,革新求变。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华师人秉持草棚办学的艰苦奋斗精神,开创“村委会里办大学”的独特历史,历时5个月,在“红色圣地”汕尾市的蚝田鱼塘上,办起粤东西北首个国家“双一流”、“211”大学。2021年9月12日,汕尾校区迎来首批新生,华师速度、华师担当在其中尽得彰显。


王斌伟指出,学校以广州校区为主体、佛山校区和汕尾校区为两翼,形成三校区“一体两翼”新格局。广州校区的定位是“师范性、研究型、综合性”,佛山校区的定位是“新工科、国际化、新商科”,汕尾校区的定位是“交叉性、应用型、新师范”。汕尾校区是学校“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的重要一翼,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王斌伟强调,学校要坚持“三个一定”“三个优先”以支持保障汕尾校区建设,推动校区发展。同时,他从校区规划、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及师资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汕尾校区最新办学进展。办校短短两年间,汕尾校区已递出学科竞赛屡获佳绩、校园活动精彩纷呈的优异答卷。


对于汕尾校区未来的发展,王斌伟表示要明确校区的未来定位,加强校区内涵建设,切实做到立足汕尾、服务粤东、面向闽赣、辐射全国。他指出,同学们都是汕尾校区滨海校园的开拓者、见证者、建设者,无时无刻不在参与并改变着华南师范大学这个最年轻的校区。


华师青年学子

肩负新时代光荣使命 

赓续华师精神

勇做时代先锋


  时代使命,青年何为  



时代召唤,青年所向。对于“华师学生都是乖孩子”这一说法,王斌伟认为,“乖孩子”实则是肯定华师学子的忠诚爱国、友善尽责、诚朴向学,说明华师学子有充足的发展后劲,是新时代所需之青年。同时,王斌伟认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活孩子”是华师学子的另一面,华师学子动静皆宜,既能沉下心做学问,也能动起手去实践。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王斌伟与同学们一同回望华师学子所得成绩。在如今校园中,有同学心怀报国志参军入伍、有同学奔赴亚运会追逐理想,有同学笔耕不辍坚定求学、有同学学以致用奉献社会,更有“笔绘乡貌”实践团行绘于汕尾乡村、安澜队首创汕尾微澜图书馆,擦亮青年奋斗底色。


恰逢其时,挺膺担当。王斌伟强调,华师青年应当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让青春在奋斗之中绽放成功之花,将新时代的人生之旅与国家的复兴之路一起,铺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之中。

王斌伟书记的思政课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基础,结合学校90年建校史的光辉历程和汕尾校区3年办学路的发展特色,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循序渐进、阐明教育强国的目标之中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鼓励学生赓续华师精神、勇做时代先锋。课程内容兼具深厚的哲学思辨与广袤的时代视角,现场同学纷纷表示感悟颇深,倍受鼓舞。


课堂上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思考 踊跃提问

书记热情答疑 耐心解惑


  师生互动,热情高涨  



来自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2021级本科生詹晓丽立足于科技创新的现况,就产生“新思想”的基础研究和落实“已有思想”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二者地位偏重的问题。


王斌伟表示,两类研究殊途同归,所有的研究都会回到社会实践之中,更应重视的是如何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对此,他提出三个步骤:一是学习,不断阅读文献;二是兴趣,在文献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三是要重视实践作用,把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最终为社会发展服务。汕尾校区管委会学工办主任、行知书院副院长唐小煜也从研究应结合国家、产业需求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读。



基础教育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刘苏栩和材料与新能源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梓林分别从校园文化、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如何让年轻的滨海校园更好地融入华师文化,推动各校区增进交流?王斌伟指出,校区之间沟通互动大有可为,一方面本部创业学院可考虑在汕尾校区设立分点,进一步带动校区师生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各校区间要形成定期沟通交流机制。此外,汕尾校区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和项目资源,邀请其他校区师生一起参与研究指导,形成合力、增进合作。


思政第一课后

同学们受益良多

也更加明确自身责任

与前进方向


  学有所得,分享收获  



“印象最深刻的是书记在‘教育强国,华师何为’专题中对我校‘几个率先’内容的和未来发展思路的阐释,让我对华师红色基因和办学目标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基础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3级周甜安表示,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她进一步明确了奋斗目标,决心要在大学生涯中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未来的6年服务期为粤东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新动力、作出新贡献。


“专业知识的学习应当勤学善思,从坐冷板凳扎实专业基础到理论联系实践都应当做出真才实学。”创意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与服饰设计专业2022级本科生姜沚峤表示,以往的努力大多考虑的是外部因素,但是在这次思政课上她学到何为情怀,这一次,她觉得她的目标将会是发自内心并全力以赴地去实践。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这是职业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2022级研究生李桂瑶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她表示,当书记讲到教育何为、华师何为时,自己第一时间就联系到了自身的专业: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职业教育应当肩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使命。她认为,身为一名支部书记,和同学们一起推动实践项目落地是一件充满干劲的事情。


在听完书记思政第一课后,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乐剑平表示,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校的自豪,以及对书记所说“修己立人”的触动。“做好自己,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学业品德,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青年,或者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然后再去立人,去为别人树立榜样。”


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2023级研究生吴煜瑶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我现在是一名研究生,未来我还想继续去攻读博士学位,我觉得建设教育强国不仅是国家和高校的责任,我们青年人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商学院金融科技专业2023级本科生郑浩阳表示,听完思政第一课后,他对学校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在听完书记回答了关于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问题后,郑浩阳认为,自己更加需要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实践上有所创新。“我们未来肯定是要为社会服务的,之后再做研究时也要与国家和社会相结合。”



此外

王斌伟还在汕尾校区调研

通过座谈、走访、听课和检查等多种方式

了解校区发展最新情况

并指导校区建设办学发展


  汕尾校区是重要增长极  



在汕尾校区,王斌伟开展了工作调研,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走访人才周转房、旁听课堂教学、检查食堂餐饮服务、指导校园绿化建设,并参观“朝乾夕惕·功不唐捐——汕尾校区办学2周年专题展览”,听取一期环境与基础建设功能完善项目建设进展汇报。


在汕尾校区新进教师座谈会上,王斌伟与教师代表亲切交流工作生活体会。王斌伟指出,汕尾校区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学校实现“一体两翼”协调发展新格局不可或缺,学校将认真研究解决教师代表提出的意见和问题,从教学科研条件、后勤生活保障、个人发展需求等方面支持教师全面发展。汕尾校区教师要增强信心,相信自己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提升自我,与校区同进步、共成长;要成就华师,助力学校整体竞争力提升。



在走访人才周转房时,王斌伟指出,汕尾校区人才周转房充分体现汕尾市和学校对汕尾校区人才住房保障的关心重视,汕尾校区要做好人才周转房使用管理,营造华师大家庭温馨氛围,同时加强人才引进住房政策宣传,彰显学校“引才、惜才、留才、用才”的态度和力度。


王斌伟充分肯定汕尾校区建设办学成效,要求汕尾校区管委会在“边建设、边办学”实际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改善师生学习生活和教学科研条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谋划跨校园间交流,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办学水平,推动汕尾校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未来

全体华师青年继续

传承优良传统 勇担时代使命

赓续华师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为建设教育强国

贡献青春力量

校史故事

倒计时 24天


校歌更迭:时代脉搏和历史回音



华南师大前身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创建至今,先后使用过四首校歌。1933年建校之初,林砺儒校长创作了第一首校歌,尽显意气风发、求学问道的大学气象;1939年战火纷飞,师生背井离乡,林砺儒写下第二首校歌,奏响复兴民族,跻进大同的时代强音;1941年林砺儒受到反动政府压迫而被免职,全校师生纷纷请愿,深受感动的林砺儒提笔写下第三首校歌。1991年华师40周年校庆前夕,由时任校党委书记黄家驹作词、音乐系雷雨声教授谱曲的校歌正式公布并沿用至今。校歌更迭见证华师成长,记载华师人坚守的教育初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9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回望发展历程、凝练华师精神、展现办学成就、汇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契机。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面向广大华师友人启动“90元庆90年”捐赠项目和持续推进“文博中心建设”捐赠项目,汇聚点滴爱心,传递爱校情谊,共襄校庆盛举。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往期回顾#  





采写丨陈静 朱小丹 李丹 施怡静

余佳治 李晓彤 程佳昌 谢源 谢彦艺

图片丨吴建国 李碥 林莉

校史故事丨陈素妍 林东秀 潘小丹 郑淇匀

执行编辑丨谢源

责任编辑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李碥

初审郑宇云
复审丨黄子响

终审丨陈正宏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