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外交史上最强捡漏,北洋政府随手签订的条约,现今却赚大了!

喜欢请关注加🌟 秀才读史论公道 2024年09月23日 10:55

1910年,挪威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奥斯陆)。来自瑞典、挪威和俄国的外交官们聚集在一起,准备开启一场关于北极最后一块无主之地的谈判。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期待,每个人都明白,这场会议可能改变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北极争夺战:列强眼中的"香饽饽"

大航海时代过后,世界地图上的空白越来越少。各国都在抢占最后的处女地,生怕错过了就再也没机会。而在北极圈附近,有一块地方成了各国眼中的"香饽饽"斯瓦尔巴群岛。

这群岛虽然冰天雪地,但地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19世纪后期,随着矿藏的发现,斯瓦尔巴群岛瞬间成了香饽饽。英国、荷兰、挪威等国纷纷跳出来宣称主权,连远在天边的丹麦都想来分一杯羹。

大家你争我夺,谁也不让谁。这一吵就是40多年,从1859年一直吵到1899年。眼看着20世纪都要到了,这事儿还没个结果。各国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谁也不想认输。


三国会谈:暗流涌动的外交博弈

到了1910年,离岛的三个国家坐不住了。挪威、瑞典和俄国决定坐下来好好谈谈,看看能不能达成共识。这就是第一次克里斯蒂安尼亚会议。

表面上大家都笑呵呵的,其实心里各有小算盘。挪威想靠"地利"和"先来后到"拿下主权。俄国知道这两点争不过挪威,就提议搞个三国共管。这招挺高,既能把其他国家挡在门外,又能借机慢慢蚕食地盘。

挪威和瑞典哪能看不出俄国的小心思?三国共管听着挺美,可挪威和瑞典加一块也斗不过俄国这个大块头。要是真让俄国得逞,这群岛迟早得姓"俄"。

挪威灵机一动,既然要共管,那就多找几个"管家"呗。于是一口气邀请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丹麦六个国家来参会。这下好了,原本的三国会谈一下子变成了九国大聚会。

多国角力:谁能笑到最后?

第二次会议开始后,英法两国乐开了花。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当时英法关系正处蜜月期,两国一拍即合,准备联手把其他国家挤出局,独占斯瓦尔巴的大蛋糕。

虽然各国对自己的利益分配还有些不满意,但大家心里都有数九国共管基本已成定局。英法两国心想,其他细节可以慢慢谈,先把这块蛋糕定下来才是正经。

可就在这时,德国跳出来唱反调。德国人心里明镜似的,要是让英法组成同盟,自己还有好果子吃吗?于是德国提议再拉几个国家进来,好抗衡英法联盟。

英法一听就不乐意了。好不容易到手的蛋糕,凭啥要分给别人?于是乎,第二次会议在一片争吵声中不欢而散。

世界大战:意外搅局者

谁也没想到,就在各国为了一座冰冷的岛屿争得不可开交时,一场席卷全球的大战悄然而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各国哪还有心思管什么北极小岛?一时间,斯瓦尔巴群岛的归属问题被扔到了角落里,无人问津。列强们忙着在欧洲战场上你死我活,哪还顾得上北极圈的那点事?

战火纷飞的四年里,斯瓦尔巴群岛仿佛被世界遗忘。它依旧静静地矗立在北冰洋中,默默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各国疲惫不堪,却又不得不重新坐到谈判桌前,重新划分世界版图。节骨眼上,斯瓦尔巴群岛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

这次,英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四个战胜国挑起了大梁。他们决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签订一份多边条约,让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能参与进来。

就这样,在1920年,17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这份条约承认挪威对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但同时也赋予所有签约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开发权。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妥协。挪威得到了名义上的主权,其他国家也保住了自己的利益。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却为日后中国的意外加入埋下了伏笔。

谁能想到,一场关于北极小岛的争端,最后会牵扯出这么多国家?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外交博弈最后的赢家,竟然是当时还在内忧外患中挣扎的中国。

北洋政府在1925年随手签下的这份条约,为今天的中国打开了北极科考的大门。这简直就是外交史上的"最强捡漏"!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当年那些争得你死我活的列强,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们苦心经营的利益,最后会便宜了一个当时看似微不足道的东方古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机遇往往藏在细节之中。有时候,看似无关紧要的决定,可能会在几十年后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所以说,做外交工作的,真得睁大眼睛,别错过每一个细节啊!

(来源:历史趣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秀才读史论公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